强化企业运营给企业带来的正面效应,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022-08-22 11:33:17

前言

企业的运营管理从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其余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因此企业要想建立运行良好的运营管理系统,应坚持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将其作为切入点,由此才能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强化企业运营管理给企业带来的正面效应,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各方面信息的整合和处理就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几乎每个企业都拥有着较多的管理信息系统,而且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整体性的原则。在正式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对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保证建设的运营管理系统能够与公司的销售系统、财务系统以及研发系统等各个系统之间更好的契合。


2.实用性原则

任何事情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而不能仅仅从理论的层面进行所谓的分析。因此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要与公司的实际需求相符合。并且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总负责人必须对公司的管理环境、运营环境以及相关的企业文化有着充分的了解,并要注重在企业现场的实际调研,以获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为后续系统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系统在公司的适用性。


3.标准化原则

运营管理系统必须有着一套明确的标准,而不能在实际事件发生时匆忙应对,也不能出现相同事件前后处理结构不一致的情况。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还要考虑公司的特色以及其运营管理的现状,并统一录入内容的相关标准,确保运营系统内容输入的可比性。




二、内部控制下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及思路

在内部控制机制的引导下,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依据“建立信息化时代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规范企业业务操作环节、提高信息收集的完整性以及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以便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化支持。其整体建设思路为:管理规范化,制度流程化,业务信息化,操作透明化。即在对企业现有的相关制度以及业务流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在整体层面和业务层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然后借此完善企业制度建设、实现流程梳理再造。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与企业运营管理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将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业务流程与内部控制规范中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结合起来,提升预算活动、收支活动、采购活动、资产保管活动、基本建设活动、合同签订与履行活动、研发活动等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发展方式、管理战略以及投资策略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实践策略

1.控制环境方面

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最基础的要素,也是其他四项要素的基础,其关系到整个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企业内部一般都存在着权责分明、职责分离的治理结构.在该治理结构下,企业各部门和各岗位都各司其职、协调运作,建立了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提高了内部控制的质量,有一定的制度合理性和保障性。而对于企业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来说环境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司必须加大对控制环境的资金投入力度,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等方面,为企业运营系统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为后续运营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2.风险评估方面

风险评估是指在企业发生风险时,其是否能及时发现风险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的活动。其包括企业是否已建立相关机制,识别和应对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业务操作流程的重大变化以及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而由于第一类代理问题的存在,使得管理层与治理层存在着利益冲突,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往往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在不自觉中增加了企业所面对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此在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相关风险识别和应对系统的建立。在制定战略决策时要通过管理风险落实公司的长足发展目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将企业规避风险的追求落到实地,宣扬预防风险的观点,将风险控制和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实施的全过程相融合,促进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3.信息系统及沟通层面

信息系统与沟通包括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等环节,其是为了及时、准确的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以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保证了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以及企业外部的顺利沟通,为企业管理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首先企业在建设运营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注重信息收集和传递的及时性、完整性,提高企业沟通质量。其次,要保证建立完备的沟通渠道,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各类信息的畅通,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使得信息的指导决策的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最后,还应建立相互协调的监督体系,保证信息传播的公开透明,避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失实和扭曲的情况。


4.控制活动方面

控制活动是基于控制的目标,对风险评估过程中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控制和应对的过程,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运行的核心环节,其主要包括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五方面。企业内部活动覆盖职责分离、授权、评价、销售、资产管理、风险应对等各个方面,因此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必须覆盖企业的各项活动,如战略决策等,并实现手工控制、预防性控制和检查性控制等发现的融合统一。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对业务活动具体流程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


5.对控制的监督

对控制的监督包括持续的监督和单独的评价两个方面,其中持续的监督是指贯穿于日常经营活动与常规管理工作中的监督,而单独的评价主要是指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能够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在设计和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因此,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要落实监督体系。首先,企业应赋予监督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地位,保证其监督职能的有效实施。其次,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标准,鼓励员工积极举报企业经营活动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增强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减少相关行为的发生。


结语

企业要着力于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倡导健康的价值观念,提高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归属感,在整个公司营造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为企业运营管理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来源:领航者财经

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试用

电话

官方电话:

4008-523-818

客服

公众号